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 
奖项争议之外,FIRST青年电影展何去何从
来源: ELLEMEN睿士      时间:2023-08-12 13:59:38

ELLEMEN

在七月蔓延全国的酷暑之下,西宁宜人的气温和偶尔不期而至的细雨是高原的恩赐;而当大部分观众的目光被《封神》《芭比》等院线大片所吸引,一个青年电影人们同台竞技的舞台正在高原之上悄然拉开帷幕。


(资料图片)

7月23日至31日,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此次共有13部剧情长片、5部纪录片、15部真人短片及8部动画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最终秦天导演的《但愿人长久》获得最佳剧情长片,舒辉导演的《一个散步的夜晚》获得最佳真人短片,单丹丹、李阔联合执导的《银河写手》获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漫漫长日》的导演王子川成为最佳导演。

First

而在映后收获大量差评的《去马场》,获得了“一种立场”奖项,这一奖项归属在影迷群体中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在林林总总的奖项与荣誉背后,青年电影人跃动的创作活力、饱满蓬勃的表达欲望以及青涩真诚的影像记录总能如生机勃勃的森林般延伸到银幕之外。

她们·在场

自FIRST青年电影展开办的第一年,女性书写就是青年电影人的影像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2021年开始的“FIRST FRAME第一帧”单元,则让女性表达以更多元、更鲜活、更广阔的方式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在呈现更加多样的女性形象之外,本届影展的很多影片将镜头对准了女性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以敏锐的触角展现出复杂幽微的心理和情绪。

短片单元里,李颖怡导演的《陈文媛》将故事背景放在了妇科诊室,邱天饰演的年轻女孩因意外怀孕而惊慌不安,梅婷饰演的中年女人则因为备孕失败而痛苦焦虑。

First

在妇科诊室这个隐秘的环境之下,两代女性展开了一段关于生育、自我、母女关系的对话。观看《陈文媛》的过程算不上愉悦,每当银幕中冰冷的镊子伸向女性的私处,冰冷撕裂的感觉仿佛蔓延到了影院中,这也正是导演李颖怡的目的:通过放大女性经历的生活细节,来打破传统的羞耻感。

同样将镜头对准女性之间的代际母女关系的,是获得本届影展最佳剧情长片的《但愿人长久》。在这部长达183分钟的影片里,男性导演秦天以细腻温柔的洞察力展现出三代女性的生存图景。

First

谈及为何选择拍摄一部女性家庭群像影片,秦天提到,当自己想要去描绘失去原乡的一代人时,女性群体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与同时代的男性相比,过去十年里,女性的生活环境、身份认知都在发生巨变,其中展现出的当代性让秦天着迷。

三代人,五位女性,183分钟的影像里,她们的过往与命运随着导演的镜头流动。她们的故事,亦像是秦天在历史洪流中撷取的五朵浪花,或明或暗地讲述着当下这个时代的女性命运:

康桂珍是许多上一代农村女性的代表,因为知青下乡与一位来自城市的男性相恋,尽管最后因为种种机缘没能去到成都生活,但她的心中始终怀着一个城市梦。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两个女儿长大的她,种种辛酸与疲惫已然写在她花白的头发和被压弯的脊背里。

12岁时就被妈妈送到成都的夏婵,身上带着强烈的城市化印记:一口略带些口音的成都话,在商K里觥筹交错维持生存,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后终于在大城市里买上了自己的房子。

蒋爱、夏小芒、尔思,则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女孩们在城市里的命运,她们或是城市的外来者,或是在青春期就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原乡,或是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但毫无疑问的是,她们与城市的关系,一定会比她们的父母更加亲近,也更加暧昧。

First

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都在成都拍摄,秦天选择成都,除了因为这里是自己的故乡,更是因为他在成都这座城市里看到了一种中国大城市里少有的“母性”。

“在成都的家庭里,男性是比较尊重女性的,很多家庭都是女性掌握财政大权,这在北方的城市比较少出现。当然,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男性掌握权力的环境之中,只是成都的男性对女性会更好一些,大男子主义的东西会少一些。”

作为一名男性,秦天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以细腻的想象去贴近女性的所思所想,还做了大量的前采与调研。在他的生活经验里,无论与什么年龄段的男性好友对话,话题总是停留在游戏、体育、娱乐等话题上;但与女性好友的长谈,却常常会触及婚姻、生育、家庭这样更为私密的话题,这也正是他将影片的故事核心放在了家庭上的重要原因。

First

“当女性参与到电影当中,慢慢成为导演,可以改变一想起导演就一定是一个男人的形象。当技术、媒介都在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改变一整套关于电影的装置,一种关于男性的性象征、一种文化想象。”

正如戴锦华在FIRST FRAME第一帧主题论坛“文本到此岸”中所提到的,在百花齐放的女性题材影像之外,越来越多的女性工作者进入电影行业,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本届影展中颇受观众好评的《银河写手》,就由一位女性导演和一位男性导演联合执导。作为由编剧转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大学毕业于中文系的单丹丹选择了自己最熟悉也最擅长的喜剧题材。

First

在李阔看来,除了书写女性题材,女性创作者的在场就是一种力量。他提到,片中许多天马行空、极富想象力的桥段,其实都出自单丹丹之手,这已经证明了女性导演不仅可以拍摄细腻的感情戏,也可以驾驭更为广阔的题材。

“在女性题材的赛道上,我们国内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导演、监制,所以我们真的不想给女性创作者设限,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女性力量。”

城市·在场

今年是FIRST青年电影展落地西宁的第12年,高原的自由与野性始终滋养着青年电影的蓬勃发展,组委会也在今年推出了“FIRST荒漠猫”主题形象,希望能与西宁这座城市一起深入探索“可持续”与“多样性”。

First

纵观本届主竞赛单元的长片与短片,城市影像与在地性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而在此之上延伸出的关于故土和原乡的凝视、探讨又成为了许多影片的主题。

巧合的是,获得最佳剧情长片的《但愿人长久》和获得最佳真人短片的《一个散步的夜晚》都是原汁原味的“成都制造”,《但愿人长久》更是全程使用了四川方言拍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秦天一直都很想要拍摄一部以成都为背景的电影,有意思的是,他的灵感反而来源于自己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很多出生在农村的同学,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我有的大学同学是自己在成都奋斗了十几年以后,才举家搬了过来。”

First

拍摄外来者眼里的成都,这对于本地人秦天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陌生感”,秦天在拍摄开始前一遍又一遍地去到自己最熟悉的场景里,直到在其中看到很多从前没有注意过的风景。比如片中出现的磨子桥,是秦天读小学的地方,但直到这次拍电影,他才有机会细细观察这片区域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迁。

“老成都人提到九眼桥就会觉得这个地方很脏很乱,但我连着去看了一个星期,就发现九眼桥的设计特别美,包括我后来用那个斜着俯拍的角度拍IFS的那只熊猫,这种陌生感就是外来者的视角。”

First

秦天镜头下的成都,既有两侧高楼林立的二环高架桥,也有藏着曲折小巷的城中村。它既不如城市宣传片里一样华丽完美,却又处处透露着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背后的冰冷凛然。成都特有的多云阴天,也让初执导筒的秦天一度颇为头疼。在映后返场谈上,他打趣似的笑着对在场的观众说,如果以后想要拍电影,一定不要选择成都这个城市,“因为阳光真的太少了”。

不过,导演对这座城市的深情,仍然体现在点点滴滴之中。电影拍完没多久,片中出现过的火车北站就因为升级改造而暂时关停。“能在片中为这个时间段的成都留下一段记录影像,算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小野心吧。”

生活·在场

无论是剧情长片还是纪录长片,本届FIRST的主竞赛单元呈现出的另一特点则是私人叙事的占比逐渐增大。

本届获得最佳纪录长片的《巢》,将镜头对准了一名三十岁还同父母蜗居在上海静安寺30平米老房子的男性,最终呈现出残酷现实下理想失落的无奈和拍摄对象的代际冲突等复杂议题。

First

与往年相比,今年无论是报名影片数量还是入围影片的口碑情况,都算是FIRST的纪录片小年,但其中呈现出的“家庭影像日渐突出,社会议题逐渐隐身”的现象,仍然值得大家关注。

在剧情长片领域,这一特点则表现为许多影片的故事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导演的个人经历,《银河写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部被豆瓣网友调侃为“常营地区影史最佳”的电影里,许多让在场观众捧腹大笑的桥段,其实都来源于两位导演和他们身边朋友的真实经历。做了许多年的乙方编剧,当想要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时,单丹丹和李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写一个最贴近自己生活的剧本,“我们就把自己做编剧的故事和周边朋友的一些趣事传闻捏在一起,形成了现在这个本儿”。

First

电影里,几位主角挤在一间出租屋里写剧本的场景像乌托邦一样既好玩又好笑,而这恰恰就是单丹丹、李阔、高群三位编剧创作这个剧本的真实环境。

“聊剧本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常常在家大笑。李阔和高群都是特别棒的喜剧演员,他俩常常一边写一边把喜欢的桥段演出来给我看。平时生活里我们也真的和电影里一样,写完一个大纲,大家一起去‘常营三兄弟’吃火锅,写得差就喷,写得好就调侃‘你不拍我可就抄袭了’。”单丹丹导演聊起创作剧本时的情景,脸上还是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拍摄这样一部行业属性如此之强的电影,会不会担心普通观众没有代入感?”这大概是来FIRST的几天里,单丹丹和李阔在映后和接受采访时最常听到的提问之一。

First

在来到影展之前,这确实是两人担忧的地方,但经过了多次放映,他们心里的石头反而放下了。这次来到FIRST,两位导演特地给全剧组制作了一件印着二位导演二维码的T恤,因此每场放映结束后,他们都能认识许多喜欢这部影片的影迷、影评人和志愿者。

“很多志愿者都是大学生,他们看完片子以后和我们说,《银河写手》里有特别真实的生活质感,这让他们特别喜欢。”

在李阔看来,《银河写手》的故事虽然很“垂直”,但其实没有涉及太多影视行业的术语,讲的反而是当代年轻人共通的情绪。许多观众在两位男主角张了一和孙谈身上,都能看到自己做乙方时的样子。

First

“无论是广告行业还是各种互联网公司,年轻人都会遇到电影里那种乙方改方案的情况,还有在大城市里租房、恋爱又失恋、和朋友在一起插科打诨,这些东西能有什么门槛呢?”

从去年在颁奖礼上斩获颇丰的《一个和四个》到今年口碑斐然的《银河写手》,偏类型化的电影在最近几届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都处在焦点之上。关于“FIRST如何在大众化和独立性之间保持平衡”的讨论,亦甚嚣尘上。

但就如李阔和单丹丹导演在采访快结束时提到的,无论电影包裹着文艺片或者类型片的外壳,来到FIRST的影片都有着相同的内核:野性。

也正是由于这份野性,无论是否在大众舆论层面获得讨论声量,无论闭幕红毯是否星光熠熠,“西宁高地依然是电影人的家园”。

采访&撰文:阿栩

图片由片方及FIRST组委会

提供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