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大帝是中华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上古帝王,他统一了整个华夏民族,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让人们拥有了可以自己生存的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历史人物太昊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资料图】
太昊,是上古华夏部族的祖先和首领,三皇之首,亦作大嗥、太嗥、风姓,号伏羲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定都汶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
太昊是纯血缘伏羲氏族传人,他的祖辈是三任帝嬟移,母辈是四任帝师嬟。
太昊生于师嬟二十二年(戊子,前7593),是纯血缘伏羲氏族的一位绝顶聪明的男子。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以女人为尊,男人从属于女人。因此,各部落大酋长多数都是女人。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的男人才能有资格被选为部落首领。太昊就是其中一个。
公元前7569年,四任帝师嬟病死于宫中。师嬟去世后,族人推荐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前7568)为太昊元年。
太昊娶五世女娲氏女子为妻,生有四子。长子名重,次子名该,三子名修,四子名熙。这四个儿子后来都得到了太昊的重用。太昊执政时,提升葛天氏后裔木正勾芒(又作句芒)为天栋勾陈柱下史总官,拜为上相。改任长子重代替勾芒木正之职,主东方木星,龙星的观测。因为人们习惯于称木正为勾芒,便把重称作勾芒。此后“勾芒”便成了木正官职的代名词。太昊任命次子该为金正,号蓐收,又称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观测。又以三子修和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号为玄冥,负责北方辰星的观测。
太昊是伏羲女娲政权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史书上曾留有许多记录,但由于天灾人祸的损毁,保留下来的很少,我们也只能从史书的引文和考古中获得少量的信息。
太昊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卒于太昊四十二年(甲午,前7527),终年六十七岁。遗体葬在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尊号白帝、帝太昊。
一是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当时气候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
二是对大风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风雨表为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改用石主为碑,以象髀骨,树立测试风雨的山碑天齐石主。又称石晷。
三是发明草编织物——蓑衣。当时的气候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和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太昊了。
太昊时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贡献是发明了十二地支。
传说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发明的,古时的十二地支读音和写法与现在完全不同,古时的写法和读音是:⑴□读“孳zi”,即现在的子;⑵□读“孬nao”,即现在的丑;⑶□读“坳ao”,即现在的寅;⑷□读“娇jiao”,即现在的卯;⑸□读“臣chen”,即现在的辰;⑹□读“广guang”,即现在的巳;⑺□读“五wu”,即现在的午;⑻□读“围wei”,即现在的未;⑼□读“长cang”,即现在的申;⑽□读“酋qiu”,即现在的酉;⑾□读“渠qu”,即现在的戌;⑿□读“矿kuang”,即现在的亥。【因上古符号文字无法输入,写法暂时空缺】
历史人物太昊的简介相关文章:
1.历史上太昊是谁
2.周口历史名人介绍
3.上古神话伏羲人物简介
4.伏羲的基本介绍
5.中国图腾文化的基本介绍
6.历史上少昊是谁
上一篇:焦点快播:李记泽_关于李记泽简述
下一篇:最后一页
湖南省气象台02月08日10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8日10时至9日10时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北部、岳阳南部、常
1、我是神经病神经病传奇这个歌名叫我是神经病。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节的名言诗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近日,中建三局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迎来了前来复工的第一批职工。在元宵节当天,后厨师傅一大早就煮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圆,分给在各部门
1、《java程序设计(第2版)》是2016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晓华。2、书中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堆砌知
X 关闭
X 关闭